北京地铁14号线(英文名:Beijing Subway Line 14),是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中一条超长反“L”型线路,途经交通枢纽、大型商务区以及多个大型居住区等,承担了从北京西南到东北的交通运输功能,是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中首条采用6节编组A型列车的线路。
北京地铁14号线是中国北京市第16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标志色为淡粉色。北京地铁14号线途经丰台区、东城区、朝阳区,线路西起张郭庄站,北至善各庄站。北京地铁14号线于2013年5月5日开通运营西段(张郭庄站至西局站),于2014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东段(善各庄站至金台路站),于2015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中段(北京南站至金台路站),于2021年12月31日开通运营剩余段(东管头站至景风门站)。
截至2025年9月,北京地铁14号线全长50.8千米,共设35座车站,其中地下站33座、高架站2座。2024年,北京地铁14号线在北京市地铁线路日均客流量中排名第五。
建设历程
筹备阶段
2007年,媒体公开总规划里程561千米的《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7年-2015年)》,此时的14号线成为“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的一横(贯穿丰台区东西)、一纵(贯穿朝阳区南北),线位与最终方案差距接近。
2009年,北京市轨道交通宣布一季度开工建设包括14号线在内的轨道交通13条,总里程将达到200多公里。
2009年,规划期间,天通苑居民曾通过住户集团签名的方式要求14号线通过该 居住区,但未能成功。不过14号线西南端得以延伸至永定河以西。
建设时期
2010年4月29日,14号线在丰台区举行开工典礼,此时确定14号线西南部分将配合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的举办提前开通。10月30日,东风北桥站开工,是14号线北段首个施工的车站。
2012年8月24日,14号线跨永定河特大桥贯通,主体全部完工。10月,14号线东段枣营站主体结构封顶,是14号线东段线路首个封顶的车站。11月中旬起,14号线开始穿越朝阳公园南北湖。
2013年1月28日,北京地铁14号线西段开始空载试运行。1月30日,14号线成功从地下穿过朝阳公园湖,这是北京地铁施工中首次不截流长距离穿湖。5月5日,北京地铁14号线西段(张郭庄站至西局站,七里庄站除外)开通试运营。10月11日,14号线完成了首次长距离不断流成功穿越朝阳公园北湖,穿湖段东风北桥站至朝阳公园站隧道,并于同年11月开始在湖底铺轨。12月10日上午,穿越南湖的盾构机已经拱出地面,整个穿湖区间实现洞通。
2014年2月15日,北京地铁14号线七里庄站开通。8月份起,14号线东段开始进行动车调试。11月26日,京港地铁与北京市政府在京正式签署《北京地铁十四号线项目特许协议》。12月22日,北京地铁14号线东段工程通过竣工验收。2014年12月28日,北京地铁14号线东段(金台路站至善各庄站,朝阳公园站、高家园站除外)开通试运营。
2015年6月,14号线中段完成铺轨。7月,14号线中段启动设备安装和调试。8月11日,14号线中段开始首次跑车试验。10月9日,北京市规划委公布“北京轨道交通M14线(中段)工程沿线车站站名命名预案”。12月26日,北京地铁14号线中段(北京南站至金台路站,陶然桥站、平乐园站除外)开通试运营。
2016年12月31日,北京地铁14号线朝阳公园站开通。
2017年12月30日,14号线平乐园站正式开通。
2021年2月10日,北京市发改委公布2021年北京市重点工程计划,包括15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其中轨道交通14号线剩余段:全长约47.3公里,剩余4公里在建。5月29日,连接北京城东北与西南方向的地下大动脉—北京地铁14号线预计年底全线贯通。14号线剩余段丽泽商务区站已经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至此,14号线剩余段所有车站实现封顶,为同年年底14号线全线贯通运营打下坚实基础。8月,北京地铁14号线剩余段冷滑、热滑试验分别完成。11月11日,14号线全线(张郭庄站善各庄站)启动贯通跑图试运行,载客段为14号线既有段,即西段(张郭庄站-西局站)和东段(北京南站-善各庄站),非载客段为14号线剩余段(东管头站景风门站)。
全线开通
2021年12月31日,北京地铁14号线剩余段(西局站至北京南站)开通试运营,标志着全线贯通。
2023年5月31日,北京地铁14号线应用新版运行图,通过延长早高峰运营时间、增加车次、缩短行车间隔、末班车延后等多种方式,提升14号线工作日及双休日运力。
2024年5月11日,14号线启用新版运行图,通过早晚高峰提前发车、加密列车开行频次的方式,实现提前19分钟投入上行早高峰运力。
路网概况
北京地铁14号线,西起丰台河西长辛店镇大灰厂东路,上跨永定河后沿京石高速公路向东北,下穿京石高速路后,沿丰体南路、丰台北路、丽泽路向东,穿菜户营桥后沿凉水河向东进入北京南站,经松林南街、安乐林路、蒲芳路、弘燕路后沿西大望路向北,至朝阳公园后,向东北穿过四环路后,进入酒仙桥地区,沿酒仙桥路向北,至万红西街转向西北进入望京街道地区,沿广顺南、北大街至来广营乡。
北京地铁14号线全长50.8千米,共设35座车站,其中途经朝阳区的18站,最北端是善各庄站,最南端是十里河站,串起六大商圈,从合生汇向北经过华贸购物中心、SKP、蓝色港湾、颐堤港、望京小街、合生麒麟新天地等十余座商场及商业街,涉及沿线九龙山、大望路、金台路、朝阳公园、枣营、将台、望京南等7座地铁站。
车站列表
截至2025年9月,北京地铁14号线相邻站间距信息如下表所示。
运营与服务
运营机构
14号线由京港地铁负责运营管理。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简称“京港地铁”)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首个引入外资的合作经营企业,于2006年1月16日成立。京港地铁以PPP模式参与投资、建设并负责运营北京地铁14号线,特许经营期限为30年。14号线工程分为A、B两部分,其中北京市政府负责A部分(洞体、车站结构等)的投资和建设,京港地铁投资150亿元人民币,负责投资、建设北京地铁14号线项目B部分(车辆、信号、自动售检票机等)。
运营时间
2022年4月22日起,14号线每周五、周六末班车双向延长运营时间,末班车最长延长40分钟,行车间隔10分钟,共计覆盖13个车站(善各庄站到九龙山站);九龙山站末班车发车时间由原来的23:01变为23:11,延后10分钟,共计覆盖18个车站(平乐园站到大瓦窑站)。
2022年7月,据京港地铁官微消息,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企业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地铁客流也在逐步回升,京港地铁积极配合朝阳区政府提振经济工作要求,促进“14号线商业带”项目商圈消费客流升级,将于7月22日(周五)起,重新启动14号线每周五、周六末班车双向延长运营,与此同时,还将与沿线商圈、社区、乘客开展多元化线上+线下的优惠促销及互动活动,丰富乘客出行体验,助力朝阳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14号线沿线构建消费新场景,联动商圈提能聚力。
2023年5月31日,北京地铁14号线应用新版运行图,通过延长早高峰运营时间、增加车次、缩短行车间隔、末班车延后等多种方式。工作日早高峰期间,14号线东部朝阳区段的客流峰值持续延后,乘客通勤时间主要集中在7:30-10:00之间,为此,14号线上行丽泽商务区站至善各庄站区段早高峰运营时间,由原来的7:30-9:30变为7:30-10:00,早高峰运营服务时间持续延长了30分钟。
2024年5月11日,14号线启用新版运行图,通过早晚高峰提前发车、加密列车开行频次的方式,实现提前19分钟投入上行早高峰运力;实现提前19分钟投入上行早高峰运力,即上行丽泽商务区站投入早高峰运力的时间由原来6时41分提前至6时22分;提前23分钟投入下行早高峰运力,即下行善各庄站投入早高峰运力的时间由原来6时35分提前至6时12分;提前12分钟投入上行晚高峰运力,即上行丽泽商务区站投入晚高峰运力的时间由原来17时31分提前至17时19分,方便乘客出行。
乘车规定
北京地铁乘车规定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乘客守则、车票使用规则,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北京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于2021年9月28日起施行。车票使用规则使用的是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车票使用规则(2021年第2次修订版)。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是由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4年11月28日通过,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车票说明
北京本市轨道交通(除北京地铁首都机场线、大兴机场线外)实行计程限时票制,具体票价方案为起步 6公里(含)内3元,6公里至12公里(含)4元,12公里至22公里(含)5元,22公里至32公里(含)6元,32公里以上部分,每增加1元可乘坐20公里。票价不封顶。乘客乘坐轨道交通一次行程在付费区内最多可停留4小时。
根据国家及北京市政府相关规定,以下乘客持本人相关有效证件可以免费乘坐北京地铁:(1)现役军官、军士(士官)、义务兵、军队院校学员、武警部队现役警官、警士、武警院校学员、现役军官转改文职人员、武警部队现役警官转改文职人员和残疾军人。(2)现役消防员和残疾消防救援人员。(3)伤残人民警察。(4)视力残疾乘客及1名陪同人员。(5)京籍见义勇为人员。(6)离休干部。(7)身高1.3米及以下的儿童免费乘坐轨道交通。
客运流量
2019年10月1日至7日,北京地铁14号线客运量达275.6万人次,日均39.4万人次。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假期自10月1日至7日,14号线客运量达237.7万人次,日均34.0万人次。2024年3月,北京地铁14号线日客运量96万人次,占北京市地铁总客运量的10.5%。2024年,北京地铁14号线在北京市地铁线路日均客流量中排名第五。2025年4月4日至4月6日,14号线客运量为177.1万人次。
技术与标准
张郭庄站利用高架的优势,在车站屋顶做了别具一格的设计。屋顶安装了太阳能板发电,这也是全国地铁建设中首次将太阳能板用在地铁站建设中。
14号线大胆进行多项科研技术创新尝试。在东风北桥站至望京南站约3.5公里长的三站两区间,运营线路中所有设置牵引变电所的车站,均采用中压逆变型再生电能利用装置,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为新线设计积累了扎实的技术经验。
列车每节车辆比北京现运营的B型地铁车辆长3米左右,车门也由8对门增加至10对门,每列车辆为6节编组,车辆的最大载客量达到2580人,比北京现运营的B型车辆增加700人左右。该地铁车辆的最高运营速度为80公里/小时,采用受电弓受流方式。该车辆的设计充分利用不锈钢高强度的特点,优化结构设计,车辆的“轴重”这一技术指标从17吨减至惯常的16吨水平,在中国国内首次达到与铝合金车体同等水平,整车减重达20吨,可降低5%到6%的电能损耗。该A型地铁车辆采用不锈钢车体,车辆的防撞击、车体的强度等性能采用欧洲最新的技术标准。车体的纵向静压载荷达到120吨,是国内一般地铁车辆的1.5倍。车辆的头车设有“防爬吸能装置和吸能区”,最大耐冲击力可以达到100吨,是国内B型地铁车辆的1.4倍,车辆的安全性能更高。
硬件设施
运行系统
供电方式
北京地铁14号线使用架空接触网供电,供电电压为直流1500伏。在北京地铁14号线之前只有6号线使用该方式。其接触网供电方式地下隧道区间采用刚性接触网,高架区间及场段采用柔性接触网。
车辆基地
北京地铁14号线拥有车辆基地2座:张仪村停车场、马泉营车辆段。
张仪村停车场:位于园博园站和大瓦窑站之间,随北京地铁14号线西段建成。
马泉营车辆段:位于善各庄站东北方向,与北京地铁15号线列车共用,随北京地铁14号线东段建成。
服务设施
在车站站台、站厅层地面及墙面增加指引标识,标注直梯及无障碍通道位置,黄色及大字体方便老年、轮椅及视弱乘客顺畅出行;同时,用黑色字体标注在地面的路线指引标识中,明确标注了直梯距离,让有需要的乘客可以合理规划路径;此外,还在电扶梯旁还张贴了安全乘梯提示,引导乘客乘坐直梯时“握紧扶好”。
北京地铁14号线西段6座车站内设置20余台ATM设备,为北京地铁14号线乘客及周边居民提供便利的个人自助金融服务。在北京地铁14号线各站的出入口、站台、站厅都提供了车站周边街区示意图,乘客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周边的出行路线。北京地铁14号线车站及车厢内视频为乘客提供列车到站信息、列车行驶方向等出行信息方便乘客出行。
车辆设施
14号线共订购了63组列车,中国中车集团四方和北车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各生产25组(型号SFM18,车号:239-263)和38组(型号DKZ53,车号:201-238),2013年5月前各交付9组。
14号线地铁列车采用轻量化、无涂装不锈钢车体。车厢内采用大功率“下出风式”薄型空调系统,使车内的送风效果更加均匀,同时车内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和触手可及的扶手杆,每辆车的座椅下设有电加热装置。另外,在车内还设有特需乘客座位,并设有轮椅区,成熟的广播系统、LCD信息显示系统及人性化的电子地图,为旅客提供及时周到的车辆到站等信息。
文化特色
北京地铁14号线望京南站内设有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提供的一组名为《G4472,新世界》的雕塑。该组雕塑中共有8个人,分别展现了车厢内不同年龄、阶层、装扮风格迥异的男女老幼的乘车状态。该作品以地铁乘客为素材,展现了平常人生存面貌,并通过艺术手段将短暂的场景定格,以“唤醒”最为日常和平常的生命体验。
14号线中段投入运营的站都有各自不同的装饰风格,主体为黄色、绿色等配色。按照各站所处的位置以及其文化内涵,每个站内墙面壁画都反映出这个站的特色,比如大望路站的壁画就是摩登的城市,景泰站壁画是景泰蓝工艺,紧扣北京景泰蓝的工艺主题,还特别在站厅层设计了四处镶嵌景泰蓝的立柱。14号线大望路站站台的圆柱子上除了放置站内指路牌外,还贴了多个卡通人物图案。
14号线的线路标识色为淡粉色。地铁列车采用轻量化、无涂装不锈钢车体,车头设计上融入北京文化元素,车内设计特意融入了“绿色园林”元素、黄色座椅。车厢内采用大功率“下出风式”薄型空调系统,使车内的送风效果更加均匀,同时车内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和触手可及的扶手杆,每辆车的座椅下设有电加热装置。另外,在车内还设有特需乘客座位,并设有轮椅区,成熟的广播系统、LCD信息显示系统及人性化的电子地图,为旅客提供及时周到的车辆到站等信息。
相关评价
作为丽泽金融商务区“五线换乘”中首条贯通的地铁线路,14号线建成后横跨北京东西城区,不仅将大大提升丽泽商务区交通运营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而且作为丰台区首个贯穿北京东西城区的重要交通路网,将加强北京东西城区之间的联系,打通城市“大动脉”。(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评)
作为一条超长L型线路,14号线自西南部张郭庄站至东北部善各庄站,中间连接起丽泽商务区、方庄居民区、北京南站交通枢纽、CBD以及望京商业区等地,全线日均客运量预计将超过91万人次,将为沿线居民提供更为优质的出行服务。(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评)
14号线西段的开通,直接服务于丰台河西地区,加快和促进丰台科技园区西区的区域发展,方便丰台长辛店镇北部地区的百姓出行,缓解西南部地面交通压力。其中,园博园站直接服务于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北京晚报评)
14号线中段的开通,直接连接大望路商业圈、方庄、蒲黄榆周边的成熟大型居住区以及北京南站这一重要交通枢纽。因此,14号线中段的开通进一步提升大望路商圈的交通便利度、为该线路周边居民提供更多的出行方式选择、也很大程度缓解北京南站的交通压力。同时,此次14号线中段和东段的贯通试运营,也使14号线“L”型初具规模。(北京晚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