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州四绝”是中国中药加工史上的独特技艺,是对河北省安国市(古称祁州)传统中药加工技艺的高度概括,包含百刀槟榔、蝉翼清夏、云片鹿茸、镑制犀角四项核心技艺。这些技艺兴起于清朝中期安国药业鼎盛时期,以中药材精密切制工艺闻名。
历史背景
河北省安国市,原名祁州,自古以来便以“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著称。位于京、津、石三角中心地带,距北京市约250公里,是全国中药材集散地。安国药市的繁荣始于药王庙的兴建以及对药王邳彤的敬仰,最初的药王庙“香火会”逐渐演变为庙会(药市)。随着药材市场的兴起,药材种植和加工炮制也随之发展。
祁州四绝
百刀槟榔
槟榔经过润制处理后,能够被切割成超过100片,每片厚度犹如棉纸,微风拂过时,可以轻轻飘起。
蝉翼清夏
清半夏经白矾水浸泡3昼夜后,蒸煮至半透明状态,趁热切制为厚度0.2毫米以下的薄片,成品薄如蝉翼,轻盈如雪,放在手中时,能够随风舞动。
云片鹿茸
通过加热后再进行切片,茸体含血部分切为0.3毫米云纹状薄片,骨质部分切制0.5毫米直片,制成的鹿茸饮片形状宛如云朵(含血部分)和直片(骨质部分),薄度堪比绢帛,45℃体表温度即可融化(放入口中时几乎瞬间融化)。药工需根据茸体温度变化调整下刀角度,全程控制在15分钟内完成。
镑制犀角
使用32齿特制钢锉(排刀)固定于木架,双手握持犀角匀速推拉刨削。每片厚度控制在0.05-0.1毫米,展开后呈完整刨花状曲面。因犀角贸易禁令,当代主要应用于水牛角等代用药材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