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军,1975年12月生,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院长、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刑法学专业研究生导师组组长、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代表作品有《刑法司法解释研究》《共同犯罪的理论与实践》等。
1998年到2004年,陈志军先后取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学士、刑法学专业硕士学位、刑法学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6月,陈志军前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院长。2025年5月,陈志军参与“涉边犯罪研究学术联盟”与“中国政法大学刑民交叉研究中心”的成立仪式。
陈志军主要从事刑法学理论与实务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1项,主持教育部、公安部、中国法学会等省部级课题6项。著有独立专著5部、法典译著21部。在《法学研究》《法学》等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2020年,陈志军教授荣获第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98年6月,陈志军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获法学学士。2001年6月,陈志军取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硕士学历。2004年6月,陈志军取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博士学历。
职业经历
2004年6月,陈志军前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院长。
2017年,陈志军主持申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中国刑法完善路径研究》获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研究专项重点项目立项。2020年,陈志军教授荣获第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
社会活动
2019年10月14日,2019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第三单元的学术研讨在海螺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陈志军教授作《我国正当防卫制度的理论和实务偏差》的主题报告。
2020年12月13日,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主办并得到中国法学会主持的“2020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现代刑事法治视野下的国家与社会安全”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陈志军作了《高空抛物坠物犯罪认定中的三个疑难问题》的主题发言。
2023年12月5-6日,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企业风险治理专题会议在广州市召开。本次大会,还特别设置了企业风险治理专题会议,邀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陈志军开展了关于《〈刑法修正案(十二)〉深度解读及实践案例》的主旨讲座。
2025年5月29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与中国政法大学刑民交叉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跨境犯罪的刑民交叉治理”研讨会暨涉边犯罪研究学术联盟、中国政法大学刑民交叉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举行。会议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志军教授和《江西社会科学》副主编叶萍研究员共同为“涉边犯罪研究学术联盟”与“中国政法大学刑民交叉研究中心”揭牌。
2025年9月,中关村丰台园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开展座谈交流,围绕法律服务合作深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企业需求精准对接等方面。会议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志军介绍了学院在法学教育、科研与实践领域的独特优势。
社会任职
陈志军兼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
研究方向
陈志军主要从事刑法学理论与实务研究。
学术成就
陈志军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1项,主持教育部、公安部、中国法学会等省部级课题6项。著有《刑法司法解释研究》《共同犯罪的理论与实践》等独立专著5部、《希腊刑法典》《巴西刑法典》等独立译著21部。在《法学研究》《法学》《法商研究》《法学家》《法学杂志》《政治与法律》等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
主要作品
论作
(以上只展示部分作品)
著作
参考来源:(以上只展示部分作品)
译作
(以上只展示部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