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苗(拉丁学名:Stachys floridana),又名银条、地灵、银根菜、罗汉菜、螺丝菜、银白条、一串紫、银根芽等,是唇形科水苏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银苗原生于佛罗里达州北部及佛罗里达半岛南部;在中国,主要产自洛阳市偃师区。银苗生长在气候温和、水量适中的南洛河冲积平原地区。
银苗根系较浅,以水平生长的匍匐根为主,株高50cm~80cm。竹秆直立,呈方形四棱,茎上部红褐色,下部绿色,地下有匍匐茎,根状茎具节,每节有两个芽眼。单叶、深绿色,网状叶脉,叶缘锯齿状。轮伞花序腋生,花无柄,花冠白色或淡紫色,唇形、四强雄蕊,子房上位。花期7~9月。果实为小坚果,种子长圆状三棱形,千粒重1.0~2.0g。银苗不耐干旱,遇霜枯死,地下茎越冬。春分前后地下茎萌动,谷雨前后长出幼苗,6~7月份进入旺盛生长期,生长适宜温度为20℃~28℃,地下茎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夏季以地上部分生长为主;立秋后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养分积累,地下茎快速膨大;霜降前地上部分枯死,地下块茎形成。生育期约300天。银苗结籽率非常低,且难以成苗,生产上长期以地下根状茎进行无性繁殖,但存在出苗率低、苗期长、易造成田间缺苗及难以大规模对优良种系进行繁殖或筛选等问题。
银苗可食用,根茎中含有水苏糖、水苏碱、胆碱、葫芦巴碱等生理活性物质,故具有润肺、补血、益肾的功效,可治疗气喘、肺虚咳嗽、肾虚腰痛、淋巴结核、咯血等病症。
命名
银苗刨出后洁白如玉、光亮似银,故得名“银苗”。
历史
偃师区位于南洛河冲积平原,气候温和,水量适宜,是银苗的原产地域。据《偃师县志》记载,明朝弘治年间,偃师银苗已成为宫廷贡品,其栽培历史悠久。相传唐玄奘西行取经时,在罽宾国(今新疆库车地区)获知一种名为“地灵”的蔬菜,后将种子带回洛阳偃师种植,该作物后成为当地进贡朝廷的特产。
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发展,偃师将银苗加工成罐头产品,远销泰国、越南、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受到市场认可。2011年,偃师银苗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形态特征
银苗为唇形科水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较浅,以水平生长的匍匐根为主。竹秆直立,株高50cm~80cm。
茎
地上茎方形四棱,棱角有倒生刺毛,易脱落。茎上部红褐色,下部绿色,分枝较多,以花芽封顶。地下有匍匐茎,匍匐茎顶端发育成膨大的产品器官根状茎。根状茎具节,每节有2个芽眼端节间短缩,芽眼密集,有顶端优势。
叶
单叶、深绿色对生、长圆披针形,网状叶脉,腹背皆有刺毛,叶缘锯齿状。
花
轮伞花序腋生,多花密集组成穗状花序着生于主茎顶端。花无柄,花冠白色或淡紫色、唇形、四强雄蕊,子房上位。花期7~9月。
果实及种子
果实为小坚果,种子长圆状三棱形,千粒重1.0g~2.0g。
分布范围
银苗原生于佛罗里达北部及佛罗里达半岛南部,在中国,主要产自洛阳市偃师区。
生长环境
银苗生长于南洛河冲积平原,气候温和、水量适中的地区。银苗的原产地在偃师市南郊,伊洛河交汇处北岸东寺庄、西寺庄、后庄和许庄一带,银苗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疏松肥沃的沙白土,属于有水而不湿,有沙而不松的土质,非常适合银苗生长。
习性
银苗不耐干旱,遇霜枯死,地下茎越冬。春分前后地下茎萌动,谷雨前后长出幼苗,6~7月份进入旺盛生长期,生长适宜温度为20℃~28℃,地下茎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夏季以地上部分生长为主;立秋后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养分积累,地下茎快速膨大;霜降前地上部分枯死,地下块茎形成。生育期约300天。
繁殖
银苗结籽率非常低,且难以成苗,生产上长期以地下根状茎进行无性繁殖,但存在出苗率低、苗期长、易造成田间缺苗及难以大规模对优良种系进行繁殖或筛选等问题。
栽培
品种选择
银苗的品种为农家品种,主要有“粗银苗”和“二细一粗”。“二细一粗”银苗,植株较矮(50~80厘米),叶片颜色较深,表面粗糙刺毛较多;根状茎细长,质地细密多汁,白色透明,加工食用品质好。“粗银苗”植株较高(80~120厘米),茎叶生长茂盛,叶色较淡,叶表面较平滑;地下根状茎褐色、较粗,表皮粗糙,加工食用品质较差,栽种面积较小。由于是农家品种,选择种植时还要注意观察品种的种质特性是否退化,优先选用抗病性强、丰产性好、商品性好的类型。
整地
一般在3月中旬整地。银苗的根系较浅,整地时要求土地耕层深厚,透气疏松;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的有机肥3000千克、复合肥(16:16:1650千克;地面耙平。根据地块排水情况,可做成宽120厘米的平畦或者宽120厘米,高30厘米的高畦。
育苗
育苗一般于3月中旬进行,用粗细均匀的河沙做成宽100厘米,厚度5厘米苗床,上覆3厘米厚的营养土做成育苗畦,营养土主要由腐熟有机肥和土壤构成。选择粗壮匀称,健康的根状茎作种条,剪成5~7厘米长的小段,平放埋入细沙中,浇透水,外搭建小拱棚,利于保温催芽,中间注意浇水保湿,到4月上旬,种欒笸鲀渎玦趣ẳ漳嗥齐缩难騭肯经萌发并形成2~3片叶子,即可挖出栽培。2.4栽培定植:定植于4月中旬进行。定植前及时浇水,移栽时先开沟,沟深5~8厘米,株距10~15厘米,行距30厘米,每穴栽1~2株,栽后及时覆土。每667平方米栽培7500~8000株。
银苗栽培也可不经过育苗直接于4月上旬。定植时选用健壮的根状茎作为种条,剪成约7~10厘米长,每穴栽培3~4株,栽培后覆土,但是用种量为育苗的2~3倍。2.5田间管理:银苗定植出苗后,应注意保持土壤湿度,避免过度干旱。一般苗高10~15厘米时,及时中耕除草,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10千克尿素,进入夏季后,可喷施多效唑、矮壮素等控制枝条旺长,7~8月份开花时,及时摘花,避免消耗过多的营养,促进地下膨大。8月下旬,追施磷、钾肥,也可喷施叶面肥,促进根茎生长。
病虫害防治
小翅蛾、卷蛾、蚜虫可用吡虫啉10%对水喷雾防治;白粉病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水喷雾防治;霜霉病可72%霜脲锰锌粉剂对水喷雾防治。
采收加工
一般在进入冬季后,银苗地上部分枯死,根状茎膨大成熟,根据市场需求,陆续采收。如果不能立即上市或者行情不好,可在地中保存到翌年2月份。由于银苗不宜直接贮藏,要及时出售、加工,以免造成失水,褐变,失去食用价值,造成损失。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银苗可食用,富含糖类、酚类、维生素c、粗蛋白、氨基酸、有机酸等物质。
经济价值
偃师银苗种植面积400公顷,产量1万吨,占国内银苗产量的95%以上,每亩银苗能为当地农民带来4000~6000元收入。
药用价值
银苗根状茎中含有水苏糖、水苏碱、胆碱、葫芦巴碱等生理活性物质,故具有润肺、补血、益肾之功效,可治疗气喘、肺虚咳嗽、肾虚腰痛、淋巴结核、咯血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