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张光斗
编辑:浩

张光斗(1912.5.1-2013.6.21),出生于常熟市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和工程教育家,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1934年,张光斗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同年秋,他考取清华大学水利专业留美公费生后赴美留学,先后获得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大学和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毅然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回国工作。1949年10月起,他在清华大学任教。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195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他被聘为墨西哥国家工程科学院国外院士。1994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6年,他获得中国工程院科技成就奖。2001年,为了表彰他在教学工作中的突出贡献,以张光斗为第一申报人的《紧密结合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教学成果,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6月21日13时42分,张光斗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张光斗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教学和设计科研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编写了《水工建筑物》教材及专著,完成了新安江水电站丰满水电站等水力学试验研究报告和响洪甸拱坝、流溪河拱坝等结构试验实验报告,以及新坝型腹拱坝、拱坝地质力学模型。负责设计密云水库、青石岭水电站、渔水溪水电站等。参加了黄河长江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如葛洲坝工程、丹江口市工程、三门峡市工程、小浪底工程、二滩水电站李家峡水电站、龙滩水电站、三峡大坝等。张光斗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光华科技成就奖、水利事业功勋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大学“哈兹国际奖”等多项国际国内荣誉和奖励。

人物生平

1912年,张光斗出生在常熟市鹿苑镇一个贫寒家庭。其父张荔洲在农村海关当小职员,母亲是家庭妇女。

1918年,张光斗入本镇晋安小学读书。

1924年毕业。因他读书勤奋,成绩优良,全家节衣缩食,供他上南洋大学附属小学,后又经上海交通大学预科入本科,学土木工程

1934年毕业,获学士。同年秋,张光斗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出国前,他去水利工地实习,看到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增强了将来为水利建设服务的决心。

1935年,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水利工程,获硕士学位。为了提高理论水平,他于1936年去哈佛大学,在威斯脱茄特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

1937年夏,张光斗在丹佛美国垦务局实习,得到高坝权威萨凡奇设计总工程师的指导,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师训练。七七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开始。大家都想回国参加抗战。张光斗爱国心切,和3位同学一起弃学回国。同年年底,张光斗到资源委员会龙溪河水力发电工程处工作。先设计狮子滩水电站,因工程太大,中国国民党政府无力修建,转向小型水电站。他设计了桃花溪和下清渊硐两座水电站,装机4000余千瓦。

1939年,他任瀼渡河水力发电工程处主任,负责修建仙女硐和鲸目口两座水电站,装机2000余千瓦。这些是中国自己修建的第一批水电站。

1942年,资源委员会派31名青年工程师去美国学习大型工业建设,他被派去学习大型水电站建设。

1945年4月,张光斗回国参加三峡大坝工作。

1945年6月,资源委员会成立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张光斗先后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

1948年,国民党政府垮台在即,美籍总工程师柯登邀张光斗全家去美,他谢绝了。新中国成立后,张光斗到清华大学任教授,兼任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官厅水库工程局的技术顾问,参加设计工作。他积极学习苏联先进教学经验,进行水力学和水工结构的科研工作。同时,他还参加淮河黄河长江永定河水利工程建设。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他申请参加修复水丰水电站的工作(该站位于中朝界河上,由中朝两国共管,向两国各供一半的电量),未去成。

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增设水利系,张光斗任水工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他带领全体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开展科研,在国内最早进行结构模型试验。

1954年,他加入九三学社。是九三学社第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顾问。

1955年,张光斗负责组建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后并入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并兼任该室主任。

1956年,他参加制订12年远景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任水利组组长。

1958年7月,清华大学与水利电力部合作成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张光斗任院长兼总工程师,负责设计密云水库。该水库工程巨大,技术复杂,水库一年拦洪,两年完工,得到了周总理和毛主席的赞扬。为了解决北京、华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多次主持或参与张坊水库、三家店水库、京密引水工程、引黄济青、引黄济淀工程的设计或评审。他多次向中央提出建议,把水资源开发利用列为国家经济建设战略重点之一,提出开源节流和水资源政策导向等重要意见,得到采纳。

在“文化大革命”中,张光斗遭受迫害。1972年冬,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他恢复工作,并应邀参与葛洲坝工程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清华大学“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他又受到冲击。

1976年,唐山地震,密云水库白河大坝保护层滑坡,他被召回水库。虽然他在工地继续受到批斗,但仍然全力工作。

20世纪70年代初,张光斗参加潘家口水库的设计工作,和海河设计院人员及师生一起,重选坝址。后来设计和施工双获国家级优秀工程奖,为解决天津市供水问题做出了贡献。

1978年,张光斗再次恢复工作,先任清华大学水利系主任,后任副校长。同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水电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重新建院,并参加了国家科学和技术科学规划工作。他还任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水利学报》主编,《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副主编等职。

1981年,他到墨西哥参加国际会议,并为该国几座水利工程提供技术咨询,由于他的咨询建议对工程建设极为有益,墨西哥工程科学院为感谢和表彰他对墨西哥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贡献,特聘他为墨西哥国家工程科学院国外院士。同年,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为表彰他自该校毕业后在从事水利事业上所获得的成就,特授予他1981年度的"哈兹(Haas)国际奖",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首次获取这一奖励。随后,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年会上,张光斗提出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

1982年,他与美国克劳夫教授合作,在中国安徽响洪甸和广东泉水两座拱坝进行了现场起振器激振测振试验研究,提出了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同年,张光斗再次率团到阿根廷,参加世界工程师联合会年会,并使中国在此次年会上取得了成员国的地位。继1973年获得在国际大坝委员会的成员国地位后,中国已在两个重要国际工程学术组织中取得地位,这为工程界面向世界提供了两条重要的渠道,并维护了一个中国的严正立场。

1983年,张光斗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兼技术科学部副主任,还被任命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同年,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工程院校教育研究协作组成立,他任组长。他还任国家教委世界银行第一大学发展贷款项目评议委员会主任。他参与调查国内外工程教育情况,发表了多篇发展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文章。

1984年,他改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和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从同年起,他开始《水工建筑物》专著的编写。

1985年,由他参与领导的科研工作成果──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及其在坝工建设中的应用,获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89年11月21日,他与陈志恺同志上书中央,说明中国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而在水源建设上又缺乏一个良性运行机制,政府应尽早采取有效对策。

1990年9月1日,在张光斗及众多水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水利建设终于取得了在国民经济发展建设中应有的战略性地位。

90年代初开始,经他数年的努力,相继于1992年、1994年、1999年出版了《水工建筑物》上下册和《专门水工建筑物》三部专著,以此作为他对祖国工程教育事业的再次奉献。

1993年5月,张光斗被国务院三峡工程委员会聘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审查中心专家组副组长。

1994年,经十多年的努力,随着国家工程技术的发展和需要,张光斗与王大珩等六人向党中央国务院上书成立中国工程院,终于得到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国工程院。张光斗被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8年,张光斗等人又向中国工程院建议,设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咨询项目,得到工程院的同意和国务院的支持,成立了由钱正英任组长,张光斗任副组长的项目综合组,组织43位两院院士,300多位专家,历经两年的工作,提出了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提出了总体战略,得到国务院领导和水利部的重视。

1999年,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成立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钱正英任组长,张光斗任副组长。

2000年底,时年89岁的张光斗和潘家铮院士等专家来到三峡工地,为了检查导流底孔的浇注质量,他亲自爬到几十米高的仓面。由于眼睛不好,他便用手去摸导流底孔表面的光滑度。

2001年,为了表彰他在教学工作中的突出贡献,以张光斗为第一申报人的《紧密结合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教学成果,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3年6月21日13时42分,张光斗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主要成就

科学研究

张光斗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科研工作。在国内创建水工和水电学科,负责设计人民胜利渠进水闸、密云水库渔子溪水电站等。参加黄河长江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如葛洲坝、三门峡市丹江口市、小浪底、二滩水电站、三峡等工程,以及龙滩、溪落渡、小湾等水电站。参加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并提出综合报告。帮助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当代李冰”。他努力发展中国的水利水电科研事业。在中国首创水工结构模型试验,为中国大中型工程做了大量光弹性力学和地质力学模型的试验。他长期从事拱坝坝肩岩体稳定研究,任中美科技合作项目“地震时拱坝与库水和地基相互作用”的中方负责人。他不仅在实验室内做了大量理论分析及实验工作,还多次现场实测,提出了有创见性的报告。1987年,张光斗与加利福尼亚大学克劳夫教授共同主持在北京举办国际拱坝抗震学术研讨会。他开展了大型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研究。

论文著作

张光斗参加创建河川水工建筑物及水电站专业,建立水工建筑物和水电站建筑的学科体系,编写了中国较早的《水工结构》教材。90年代初开始,经他数年的努力,相继于1992年、1994年、1999年出版了《水工建筑物》上下册和《专门水工建筑物》三部专著,以此作为他对祖国工程教育事业的再次奉献。

相关论著

人才培养

张光斗历来非常重视教学工作,经常走上讲台。老教授对教学工作的敬业精神和深入浅出的透彻讲解,使听课的学生深受感动和教育。张光斗执教56年,学生逾5000人,16位两院院士,5名国家级设计大师,以及为数众多的高级工程师、教授,许多人已在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国家水利水电事业的栋梁之才。他的学生有,清华大学教授的张仁、谷兆祺、雷志栋等人。

社会任职

张光斗曾任水利工程系副主任、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名誉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兼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院、水利电力部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职。还历任九三学社第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届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顾问。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荣誉奖项

家庭成员

人物评价

张光斗先生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和江河情怀,先生把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水利事业。(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王光纶 评)

张光斗同志是两院院士中的优秀典范。“教育之光,水利泰斗”是党和人民对张光斗同志一生的概括。张光斗同志所体现的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 评)

张光斗为祖国的水利水电建设、教育和科研事业辛勤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献身国家建设事业,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默默耕耘、诲人不倦的品德风范,钟爱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原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 评)

张先生真心做事的原则使我在科研和参政议政等方面受益匪浅。因为有了这样的原则就可以坦荡和勇敢地面对问题和挑战。还记得在和他一起研究三门峡市工程去留问题期间,张先生还给我讲:对科研和工程中的重大问题,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我们只有建议的权利,没有资格去决定任何东西,但是领导需要一句真话。他的这句话成了我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去做事的角色定位,多年来,自己能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得到了许多像张光斗先生这样杰出的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指导、影响和感染,学习他们的为人之德、治学之道,这是我最大的幸运。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敬业、踏实的品德和作风,更是我们年轻一代永远的精神财富。(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周建军 评)

张光斗同志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科研和教育工作,为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北方网 评)

张光斗先生的一生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奋斗一生,奉献一生。“做一个好的工程师,一定要先做人。正直,爱国,为人民做事。”流水无语,被大地铭记。张光斗在中国水利事业中的卓越贡献,将永远为人民和国家铭记。(光明日报 评)

后世纪念

基金设立

2006年10月,由清华大学水利系牵头联合水利水电行业十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张光斗科技教育基金。2007年11月30日,首届张光斗科技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2010年,张光斗科技教育基金增设优秀青年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截至2023年,共有43位水利行业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得优秀青年科技奖、777名水利行业的优秀学生获得了优秀学生奖学金。基金通过颁发优秀学生奖学金、支持水利科研与教育项目,激励青年学者投身水利事业。历届获奖者感言中常提及张光斗"实干精神"对自身学术道路的深远影响。

举行纪念会

2022年12月3日,张光斗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暨首届 “张光斗讲座” 在清华大学举行。会议由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和张光斗科技教育基金会联合举办,国内外550余位水利水电工程界领导、嘉宾、专家、校友线上参会。

举办纪念展览

2022 年 12 月,清华大学档案馆举办了 “纪念张光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展览”。展览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了张光斗先生的生平经历、学术成就以及他为中国水利水电事业和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张光斗 .中国科学院.2025-09-10

中国水利水电事业主要开拓者之一张光斗院士逝世.清华大学.2025-09-10

中国水电泰斗——张光斗先生传略(二).清华大学.2025-09-10

张光斗:我的人生之路(节录).清华大学党建100周年.2025-09-10

中国水利水电事业开拓者之一张光斗院士逝世.人民网.2025-09-10

【九三先贤】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水电学家张光斗.微信公众号.2025-09-10

张光斗——近代水利专家.河南省水利厅.2025-09-10

张光斗.西安交通大学.2025-09-10

张光斗:88岁高龄爬上40多米脚手架的两院院士.微信公众号.2025-09-10

记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工程教育家张光斗:水之恋.中国政府网.2025-09-10

主题教育•学先贤(之八)走近水利水电专家——张光斗.微信公众平台.2025-09-10

苏州院士张光斗:治水报国,功在千秋.搜狐网.2025-09-10

主要论著目录.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5-09-10

[科技教育家]张光斗.微信公众平台.2025-09-10

江河为证---记中国水利水电泰斗张光斗.清华大学.2025-09-10

张光斗同志逝世.人民网.2025-09-10

中国水电泰斗——张光斗先生传略(一).清华大学.2025-09-10

中国九旬两院院士张光斗获百万工程科技巨奖.中国新闻网.2025-09-10

张光斗先生当选2007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清华大学.2025-09-10

史志记述丨院士风采(一) 张光斗:滔滔江河水 悠悠报国心.微信公众号.2025-09-10

张光斗先生追思会在清华举行.清华大学.2025-09-10

中国水利水电事业开拓者之一张光斗院士逝世.人民网.2013-06-22

追思张光斗:总工程师就是要破规范的.清华大学.2025-09-10

清华大学隆重庆祝张光斗先生奉献祖国水利水电事业七十周年.清华大学.2025-09-10

从几件小事感受张光斗先生.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5-09-10

张光斗同志逝世.北方网.2025-09-10

情系山河 | 张光斗科技教育基金两项大奖颁发,76位青年学者和学生获奖.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2025-09-10

首届张光斗科技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颁奖.清华大学.2025-09-10

张光斗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暨首届“张光斗讲座”举行.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2025-09-10

胸怀祖国 情系江河——纪念张光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展览.清华大学校史馆.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