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伴月(别名:金木合月)是指两个星体和月亮,如金星、木星和月球,或者土星、木星和月球等,同时在夜空中被观测到的天文现象。
双星伴月,是月球以约一个月为周期围绕地球运转,运转过程中会依次经过若干明亮行星,形成“行星合月”天象。“行星合月”虽每月均会发生,属于较为常见的天文现象,但每次“行星合月”时,行星与月球的相对位置、距离远近均存在差异,因此两颗及以上行星同时靠近月球的“双星伴月”现象,相对更为罕见。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在运行中由西向东追赶木星,先是金星追上木星,两者相距最近,然后月亮追上木星,当三者距离最近时,呈现出既是“双星伴月”,又是“三星一线”的特殊天象。
2023年2月22日傍晚,出现金木双星伴月天象。2023年2月8日清晨,京津冀地区6点后东南方低空可见金星、火星与残月组成等边三角形,上演双星伴月。2024年2月8日清晨,金星、火星和月亮在东南方低空上演“双星伴月”天象。2024年3月8日黎明时分,东南方低空出现双星伴月现象。2025年2月1日傍晚,西南方天空金星、土星与新月上演双星伴月;同年9月19日、20日凌晨,金星与轩辕十四在东方天空靠近,残月靠近二者上演双星伴月,20日凌晨,金星与轩辕十四相距最近,角距离0.5度。
名词定义
双星伴月实际上就是两个星体和月亮,如金星、木星和月球,或者土星、木星和月球同时出现在夜空中的一种现象,又叫“金木合月”。双星伴月,是由于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在运行中由西向东追赶木星,先是金星追上木星,两者相距最近,然后月亮追上木星。当三者距离最近时,呈现出既是“双星伴月”,又是“三星一线”的特殊天象。
形成原理
月球以约一个月为周期围绕地球运转,运转过程中会依次经过若干明亮行星,形成“行星合月”天象。“行星合月”虽每月均会发生,属于较为常见的天文现象,但每次“行星合月”时,行星与月球的相对位置、距离远近均存在差异,因此两颗及以上行星同时靠近月球的“双星伴月”现象,相对更为罕见。
分类特征
现象分类
双星伴月的分类主要依据参与天体的类型,可分为以下两类:
观测位置与时段
现象特点
历史观测记录
2002年
2007年
2008年
2012年
2014年
2015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19年4月9日傍晚,西方天空出现 “双星伴月” 天象,娥眉月与火星、毕宿五组成 “红眼笑脸”,天气晴好时肉眼可观测,使用双目望远镜效果更佳。
天文专家介绍,4月9日傍晚,一弯娥眉月将与大行星火星、恒星毕宿五上演“双星伴月”这一下现象,届时,三者会在西方天空组成一张“红眼笑脸”。只要天气晴好,公众凭肉眼即可看到这一景象,如果使用普通的双筒望远镜观测效果更佳。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2025年2月1日,正月初四,金星、土星、新月会在傍晚的西南方天空中出现双星伴月。通常情况下,除太阳、月球之外,金星是天空中肉眼能看到的最亮的星。当它作为晨星出现在黎明时的东方天空时,中国民间称其为“启明星”;当它作为昏星出现在黄昏时的西方天空时,中国民间称其为“长庚星”。
2025年4月,据报道,北斗七星、春季大三角、狮子座等春季星空的发生昴宿星团和木星伴月、月掩金牛座β星、火星和北河三伴月、水星西大距、天琴座流星雨极大、金星和土星伴月、银河之眼、金星最亮等天象。4月5日,火星和双子座中最亮的恒星北河三将会与一轮上弦月近距离相伴,上演“双星伴月”。
2025年9月19日和20日凌晨,亮白色的金星会靠近蓝白色的轩辕十四,一同现身东方天空,其中,20日凌晨二者相距最近,这两天凌晨,农历月末的残月也会靠近这两颗星星,上演“双星伴月”。按现代星座体系划分,轩辕十四属于狮子座,是狮子座α星。它是狮子座中最亮的恒星。黄道是太阳一年中在天空中运行的轨迹,月球和行星在天空中运行的轨迹也在黄道附近,而轩辕十四是唯一一颗几乎位于黄道上的亮星,因此,有时会看到行星与轩辕十四相遇,上演“星星相映”。这个9月里,金星由巨蟹座进入狮子座,黎明前从东北方升上天空,并逐渐向东南方移动。19日和20日凌晨,从地球上看,金星与轩辕十四的距离越来越近,其中,9月20日最近时,二者之间的角距离只有0.5度,相当于一个满月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