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文,黄埔军校六期生,曾任中国国民党“国防部”工兵司少将司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研究员。
人物简介
何新文(1907-1982),1907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今属武汉市黄陂区)蔡榨乡何家下湾。1928年3月,考入爱国民主人士李范一创办的南京军事交通技术学校,并于同年8月,编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
人物生平
1907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今属武汉市黄陂区)蔡榨乡何家下湾;
1929年4月,国民政府公布施行《陆海空军留学生条例》,正值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己届毕业。蒋介石特令在六期学生各队中,择其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名列二十名以前者,选呈侯考派送出洋留学。最终参考者700余人,录取50人。其中何新文、廖耀湘等12人选派留学法国;
1930年,何新文被选派留学法国;
1930年5月15日,留学前夕,蒋介石在中央军校内小花园官邸黄埔楼设宴(西餐)饯行,到法国后,何新文进入凡尔赛工兵专门学校学习;
1934年9月,何新文与全体留法学员一道集体加入复兴社;
1935年10月,学成回国,何新文任中央军校工兵大队上校大队长;
1941年,调任军政部城塞局城塞训练班上校教务长。后任要塞工兵第二团上校团长,指挥工兵,在宜昌市以西构筑要塞工事;
1947年,调任联勤总部工兵司上校副司长;
1948年,升为少将司长;
1949年12月,与中国国民党“国防部”人员到达昆明市,准备转机赴台湾时,值逢昆明保卫战,被人民解放军收容改编;
1950年起,在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任工兵教授会研究员、军事史料处研究员;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被选派北京编写《中国筑城发展史》,参与制作一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览模型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献礼;
1970年,军事学院撤编后回湖北原籍离职休养;
1982年10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