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ISU Short Track World Tour)是由国际滑联主办的短道速滑项目世界系列赛,每年在多站次主办地进行,周期通常为当年10月至次年2月,其中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所在赛季举办4站比赛,其他赛季约举办6站比赛。赛事通过各站积分排名决出赛季单项和全能冠军。
在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系列赛中,设有男子组个人500米、1000米、1500米项目,女子组个人500米、1000米、1500米项目,此外还有男子团体5000米接力、女子团体3000米接力和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三项接力项目。首届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于1997-1998赛季开展,中国运动员李佳军和韩国运动员全利卿分获赛季男女子全能冠军。2024-25赛季,该赛事男、女单项比赛改为只有500米、1000米和1500米三个单项。
2022-2023赛季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于2023年2月在荷兰多德雷赫特站落幕,该赛季男女子总冠军分别为韩国运动员朴志元和荷兰运动员苏珊娜·舒尔廷,二人分别以1068分和1062分的总成绩获得首个世界巡回赛赛季总冠军水晶球奖。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2日,在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A组决赛中,中国队以2分39秒528斩获了2025-2026赛季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首枚金牌。
赛事历史
赛事创办
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比赛正式创办于1998年,原为世界短道速滑排名赛,之后更名为短道速滑世界杯,2024-25赛季再次更名为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在赛事设立初期,比赛共设6小项,男女子运动员共计决出12枚金牌。分别是男子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全能、5000米接力; 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全能、3000米接力。
中韩争雄
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创立后,每年约有十数个国家的百余名运动员参加世界巡回赛赛事,但直至21世纪前10年,中国、韩国及部分北美运动员均在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赛事中占有多数奖项。
男子项目方面,在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的前三个赛季中,中国运动员李佳军蝉联前两届的全能冠军,并获得过500米和1500米个人的积分排名冠军。在这一时期与李佳军实力相仿的还有韩国运动员金东圣及随后入局的维克多·安,以及日裔美籍运动员阿波罗。直至2006-2007赛季,韩国队李浩锡、盛锡贝等运动员也在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上取得单项积分排名冠军,在几代运动员的带领下,韩国队和加拿大队在男子接力项目上也保持着交替争先的局势。
女子项目方面,在2009-2010赛季之前,中国运动员和韩国运动员始终占据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积分榜的榜首位置。包括为中国队夺取首枚奥运金牌的杨扬和蝉联四季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的杨阳,以及新世纪的奥运金牌得主王濛,都多次获得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的冠军荣誉,也帮助中国队在女子团体接力项目中接连获得积分冠军。
欧强崛起
进入2010年代后,除了中韩美加等传统强队,以荷兰、俄罗斯、匈牙利、意大利等国家为代表的欧洲诸强在短道速滑项目中涌现出具有实力的运动员,在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赛事中不断创造新的成绩。
男子项目方面,2011-12和2012-13两个赛季,卢珍奎、郭润起等运动员分别在1000米和1500米项目中蝉联世界巡回赛排名冠军,帮助韩国队获得积分。加拿大名将查尔斯·哈梅林在2012-13赛季时隔两年再次获得世界巡回赛单项积分冠军。在2014-2015赛季,荷兰国家男子足球队首度名列世界巡回赛男子5000米接力赛季积分冠军,成为首个获此荣誉的欧洲代表队。随后,在2017-2018赛季中,中国运动员武大靖、匈牙利运动员刘少林、韩国运动员黄大宪等分获男子500米、1000米、1500米的积分冠军,加拿大队则凭借整体实力位列男子接力项目榜首。在接下来的几个赛季中,中国选手任子威和韩国选手朴志元表现出众,分别获得了2018-19和2022-23赛季的男子个人总积分冠军。
女子项目中,中国运动员实力相对平均,自2010年后只有王濛和范可新曾经获列世界巡回赛的女子500米项目年度积分榜首。而韩国队在索契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周期由“双子星”沈石溪、崔敏静领衔,帮助团队多次获得女子接力项目排名第一。此外,意大利的方塔娜、荷兰的舒尔廷、加拿大的金·布廷均表现出不俗实力,获得了世界巡回赛赛季单项积分冠军。2020-21和2021-22赛季起,女子项目竞争日渐多元,韩国小将李有彬蝉联女子1500米积分冠军,2022-23赛季,荷兰小将桑德拉·贝尔塞伯获得女子500米积分冠军。
2018-2019赛季起,国际滑联首次将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项目纳为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赛事正式项目。传统强队中国、韩国、加拿大和欧洲新锐俄罗斯、匈牙利、荷兰、比利时囊括了该项目历年的年度积分前三甲位次。
当地时间2020年3月8日,2019-20赛季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在荷兰海伦芬落幕,中国选手宁忠岩获得男子1500米赛季总成绩亚军。
由于疫情原因,2020-21赛季所有国际滑联的速度滑冰赛事都在荷兰海伦芬足球俱乐部集中举办,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由六站缩短为两站。当地时间2021年1月22日,赛事首战打响,加拿大队获女子团体金牌,荷兰队获男子团体金牌。
2022年3月14日凌晨,2021-22赛季速度滑冰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在荷兰海伦芬蒂亚尔菲速滑馆结束,伊雷妮·斯豪滕、埃琳·杰克逊、高木美帆、凯尔·内斯等都收获冠军。
2022-2023赛季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于2023年2月落幕,赛季男女子总冠军分别为韩国运动员朴志元和荷兰运动员苏珊娜·舒尔廷,二人分别以1068分和1062分的总成绩获得首个世界巡回赛赛季总冠军水晶球奖。
2023年12月8日,2023-24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第三站在北京首都体育馆开赛。在前两站中,中国短道速滑队收获4金1银1铜。12月15日,2023-24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首尔站在韩国打响。
2024-25赛季,该赛事从原来的短道速滑世界杯更名为世界巡回赛(简称“世巡赛”),每支参赛队伍都将各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融入队伍标识和队服设计,例如“中国龙队”“韩国白虎队”“美国鹰队”“荷兰狮队”。且男、女单项比赛从各有四个改为只有500米、1000米和1500米三个单项,取消了此前某一个单项设置两次比赛的赛制,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2024年10月25日,该赛季首战在蒙特利尔打响。2025年2月17日,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米兰站落幕,短道速滑6站世巡赛全部结束,中国队以5金2银5铜的成绩收官。
2025年10月9日至12日,2025-2026赛季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首站在蒙特利尔举行。当地时间10月12日,在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A组决赛中,中国队以2分39秒528斩获了赛季首枚金牌。中国队2025-2026赛季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首站以1金1银2铜的成绩收官。
赛事主办地
自首次举办以来,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始终在北美、欧洲、亚洲主办各站比赛。
参赛资格
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参赛资格由国际滑联各成员国自行决定。比如,2022年9月26日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正式公布了2022-2023赛季国家集训队的队员名单和世界巡回赛参赛队员名单。此前主教练张晶明确表示,考虑到新赛季老队员多处于调整期,本赛季世界巡回赛参赛将以锻炼新人为主,给年轻运动员更多机会,帮助他们积累比赛经验,特别是国际大赛的经验。
赛事规则
赛事项目及站次
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共设有九个项目,包括男子和女子组的500米、1000米和1500米项目,以及女子3000米团队接力、男子5000米团队接力赛和2000米混合团队接力。自创办以来,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每年通常举办6站比赛,在奥运会举办的赛季会缩减至4站。
每站比赛分三天进行,第一天专门开展所有项目的资格赛,第二天和第三天开展最后的晋级赛和决赛。在接力项目中,单个团队的运动员必须来自国际滑联的同一成员国,此外,混合接力由两名男队员和两名女队员组队参赛,男子5000米接力和女子3000米接力每队的参赛队员不可超过四人。
赛事积分与奖金
赛事积分
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的积分系统由国际滑联制定,团体接力赛事的赛果将决定世锦赛接力比赛的参赛资格,获得有效名次的运动员将依次分别获得如下积分。
赛事奖金
根据2022-2023年国际滑联公布的数据,在整个赛季整体积分排名靠前的运动员将分排名获得4000美元至20000美元不等的奖金,将为5名男运动员、5名女运动员共发放104000美元的奖金,具体金额如下。
赛事奖项
男子项目
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5年10月13日
女子项目
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5年10月13日
混合接力项目
注:自2018-19赛季起国际滑联在世界巡回赛比赛中将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项目设为正式项目,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5年10月13日
赛事纪录
个人纪录
注:统计截至2023年6月21日
团体纪录
注:统计截至2023年6月21日。
赛事文化
奖杯
在国际雪联的世界巡回赛系列赛中,就有为每个项目单赛季积分最高的选手颁发“水晶球”的传统。2022年10月27日,国际滑联官方网站宣布,新赛季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引入“水晶球”奖,颁发给在本世界巡回赛赛季表现最出色的男子和女子选手,并在世界巡回赛收官站颁发奖杯。
赛事趣闻
“福地”盐湖城
作为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的主要举办城市,盐湖城历来都是短道速滑赛事破纪录的圣地,以女子500米项目为例,早在2008年,中国运动员王濛就在盐湖城以43秒125的成绩打破短道速滑女子500米世界纪录,2019年加拿大运动员金·布廷再次刷新了女子500米世界纪录(41秒936),将数据改写至41秒时代,截至2023年6月,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的所有项目赛事纪录均诞生于美国盐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