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水塘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是香港历史上的重要水利设施之一。该水塘于1888年建成,是继薄扶林水塘之后的第二个大型水塘。
建设背景
随着香港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尽管1863年建成的薄扶林水塘已经投入使用,但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因此,时任港督坚尼地委托总测量师派斯(J.M.Price)寻找新的水源。经过考察,派斯提出了建设大潭水塘的计划,该计划旨在利用大潭谷广阔的集水面积,以便未来可能的扩建。然而,由于选址远离市区,需要解决输水问题,为此设计了穿越黄泥涌山岭的隧道管道以及沿湾仔山势修建的宝云输水道,以确保将水从南岸输送到北岸。最初规划的水塘容量为136万立方米,预计成本高达35万英镑,但在调整设计方案后,预算降至12.26万英镑。但由于当时的经济困难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该项目一度被迫暂停。